国产伪魔幻大片退位抗衡西方魔幻还看玄幻
“哈利波特6”《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》全球不断刷新票房纪录,至今已狂赚近7亿美金,而这股自《指环王:护戒使者》而起的西方魔幻大片浪潮,如今已经近6个年头,期间佳片不断,模仿者也甚多,国内大片纷纷引入“魔幻”元素,为求吸引眼球,但成功者寥寥,为何国产魔幻题材大片反倒“水土不服”?魔幻又是否真的适合中国观众?本土玄幻的兴起,也许将成为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出路。
西方魔幻影片大行其道,价值观成为世界语言
虽然西方魔幻题材作品进入中国已经有很多个年头,但真正为全民所熟识,还要从《指环王:护戒使者》说起,半个世纪前的经典文学作品,蕴含构成西方世界价值观基础的种种规则,再配合震撼的视听效果,全面征服了中国观众的心。有人认为,《指环王》系列隐射了二战以及环境保护主义者的主张,将索隆比做希特勒,将魔戒比做核弹;也有人认为索隆是大自然的死敌,魔戒则是工业技术。而弗罗多的历程则是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求;弗罗多与魔戒的邪恶性的搏斗,是人类对权力重负的搏斗……这些和现实世界的结合,都令《指环王》系列带有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味道。随后《指环王:双塔奇兵》、《指环王:王者归来》两部影片将“魔戒”热潮推向顶峰,托尔金把欧洲传说和欧洲文化当中的各路元素整理到一起,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魔法和传说的世界,也为后续的魔幻题材文学、影视,乃至游戏,提供了丰富的幻想源泉。
与02―04年《指环王》系列相同,2001年《哈利波特》系列开始上映,至今8年间6部影视作品彻底将“魔幻”变为了全世界的共同语言,1991年罗琳在从伦敦去曼彻斯特的火车上,看到窗外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小男,打扮成巫师的模样,朝她微笑并挥手,这成就了哈利波特系列的诞生,同《指环王》系列相似,《哈利波特》也颇具现实意义,从哈利波特身世窥探家庭对人成长的影响,从魔法学院中的利益角逐折射现实社会的权力纷争,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中,有铁路,有医院,有报纸,还有竞技体育,这份真实的代入感让现实溶入魔法,让魔法不再神奇,一切顺理成章,水到渠成,将魔幻题材写到这个境地,哈利波特系列的成功是一种必然。
不得纲领,盲目效仿导致国产魔幻不得人心
在《无极》这部影片推出之前,因起层层保密而不得一窥,吸引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和好奇,笔者还因此应邀为某杂志撰写了影片前瞻,将无极和指环王相比,得出很多相似之处,比如倾城王妃与精灵公主、北宫骑兵与骠骑国骑士等等,现在看来早已付之笑谈。
而在无极之外,《情癫大圣》、《画皮》、乃至《功夫之王》,多部国产影片或者直接高举“本土魔幻力作”的大旗,或者将原本的中国民间文化杂糅进西方魔幻的成分,一时间耶稣和佛祖同台,孙悟空大战吸血鬼,西方观众看起来莫名其妙,而本国观众则更多的是“胡编乱造”,“幼稚可笑”的失望之感。
除了表面模仿之外,在精神价值层面,国产魔幻大片和《指环王》、《哈利波特》系列也无法相提并论,“馒头血案”识得了西方魔幻题材影片简单真理的表面含义,但却没能上升到大爱和大勇,《画皮》中为爱牺牲的主题虽然有所表达,但也太过直接,漏洞百出,中国传统文化最值得西方人学习的平衡、含蓄、中庸、和谐等大智慧与大境界,在一味模仿中丧失殆尽。
本土玄幻更纯粹,民族的幻想才是世界的幻想
说到底,“幻想”不是“瞎想”,几千年的文化之差异不是“学习”就可以得来,国产所谓魔幻大片的纷纷失利,源于对“幻想”本质的不了解,源于对民族文化的隔靴搔痒,中国本身就有最具民族性的幻想作品,结合《山海经》等作品中记录的古老神话传说,略带武侠风情的“玄幻”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,其中文学作品首当其冲,《搜神记》、《小兵传奇》、《诛仙》、《鬼吹灯》、《佣兵天下》、《飘邈之旅》、《星辰变》等作品风靡海内外华人世界,拥趸数以亿计,而《诛仙》、《天元》等网络游戏更迅速窜红,《天元》更以纯正山海经故事为背景,以“修真”这条线索紧扣幻想世界的故事脉络,被评为玩家最受期待的网络游戏。
在玄幻的大发展中,当前唯独成功的影视作品还很少见,这里面存在玄幻剧本改变难度大,影视制作投入大等原因,但归根结底,在幻想的天空下,除了人性,其他一切都可以是虚构的。但我们却往往变成除了人性是虚构的,其他一切都是乏善可陈的所谓幻想,(人性不可能为了童年的一个馒头而自认背负血海深仇),因此,中国的“幻想大片”不必太计较资金的投入,高科技的运用,只有抓住民族文化中真正的幻想精神,才有可能拍出真正的本土幻想大片,乃至成为世界的共同语言。